棉花不僅是人們衣著的來源,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材料。它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國2000多年的棉花種植歷史中,中國棉花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直到 1950 年代,我國的棉花產量仍處于低水平。經過70多年的發展,我國棉種業不斷壯大,種質資源豐富,良種育種體系逐步完善,棉花產量穩步提高。但總體來看,棉花產業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國家在種業迎來轉機的大好時機,要著眼解決棉種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全面提高我國棉種業原始技術創新能力,更好地滿足多元化的市場消費需求,保障國家棉花產業安全。
一、棉種業發展歷史脈絡
(一)棉花的起源與馴化
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經濟作物。它在80多個國家種植。它不僅是世界上天然纖維的主要來源,也是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和蛋白質作物。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 5000 至 4000 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大約在 9 世紀,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引入西班牙。 15 世紀,棉花被傳入英國,然后傳入北美的英國殖民地。我國有悠久的棉花種植歷史。公元前二世紀《尚書·禹貢》章《揚州》記載:“島夷衣,絕竹織貝”。一般認為,“織布”也稱為“織布”(即布),指棉花。據此,我國的棉花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棉花,錦葵科(Malvaceae)的棉屬(Gossypium)植物,英文是cotton。棉花實際上并不是“花”,而是枯萎的花朵的果實——保護種子免受絮狀纖維侵害的棉桃(也稱為棉鈴)。這種纖維經過簡單加工后可以紡絲和編織。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紡織原料之一。野生棉花的種類很多,但經過人類長期選擇、馴化和栽培的只有四種。它們是:亞洲棉(G.arboreum)、草棉(G.herbaceum)、陸地棉(G.hirsutum)和海島棉。 (G.barbadense)。一般認為,這四種棉種的原產地不在中國,而是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陸續傳入中國。
亞洲棉(圖片1),又稱中國棉,起源于印度次大陸,是亞洲最早種植和傳播的棉花品種,在世界上已有5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亞洲棉經印度、緬甸、越南傳入海南島及兩廣地區,據史料記載,至少在秦漢時期,再傳入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再逐漸北上至長江、黃河流域,至遼河流域,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經過長期馴化,產生了豐富多樣的地方品種,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
圖 1 亞洲棉花 (G.arboretum L.)
草棉(圖片2),又稱非洲棉,原產于熱帶非洲,是較早在非洲大陸栽培和傳播的棉種。栽培歷史悠久,至少有4000年的栽培歷史距今約4000年前,南北朝時期,草棉經非洲、西亞傳入新疆和河西走廊;宋元時期,草棉傳入長江、黃河流域。 13世紀傳到陜西渭水盆地;草棉在我國歷史上曾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棉花種植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圖 2 草棉 (G. herbaceum L.)
陸地棉(圖片3),原產于中美洲的墨西哥,考古學家認為陸地棉的種植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陸地棉品種首先被引入我國上海進行試驗種植 1865年,英國人托馬斯·迪克在1866年的《天津海關年報》中有所記載,這是我國最早引進陸地棉的文獻記載,此后陸地棉不斷引進和擴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克子棉”和“帶子棉”成為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兩個陸地棉品種,而在中國普遍種植的亞洲棉和草棉逐漸退出歷史。
圖 3 陸地棉 (G. hirsutum L.)
海島棉(圖片4),又名超長絨棉,原產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諸島,已有4500多年的種植歷史。與草棉相比,亞洲棉和陸地棉、海島棉引進我國相對較晚。1950年代,新疆首次成功引進蘇聯一年生海島棉后,多次更換。目前海島棉品種的質量在新疆推廣 各項指標均超過國家標準。
上一篇:棉花加工許可
服裝品牌抵制新疆棉花引發眾怒!“H&M拒用新疆棉花,現在全網抵制了。近兩年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言論的外國企業還有不少?!靶陆貐^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不用是相關企業的損失。針對H&M等品牌抵制新疆棉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5日回應說,所謂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完全是子虛烏有,純白無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勢力抹黑玷污。
棉花棉花產地:1、我國是棉花產量居世界首位的生產大國,棉花種植帶大致分布在北緯18度-46度,東經76度-124度之間,氣溫大于等于10度,產棉省市區22個,棉田面積在40萬公頃以上有7個(新疆,河南,江蘇,湖北,山東,河北,安徽);在10萬公頃以上的有4個(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較零星的種植。
棉花其中山東、河南、河北三省種植的面積最多。所以新疆地區的棉花質量要優于其他產區。在新疆成為棉花的主產區以后,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采棉大軍的人數也一年比一年多,近兩年新疆的棉花種植面積沒有減少,采棉大軍卻幾乎消失了。
棉花要:研究了不同種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對棉花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在同一移栽密度下,隨著施肥水平的增加,棉花的果枝數、單株鈴數、單鈴重、籽棉和皮棉產量呈上升的變化規律。株/667m2為最佳的種植密度,可獲得較為理想的籽棉和皮棉產量,從而最終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庭湖棉區的棉花生產提供技術參考。后測定各小區的籽棉和皮棉產量。流域超級雜交稻產量穩定性研究.棉區棉花密度的初步研究[J].
棉花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肅地區,國內主要使用新疆棉。新疆棉區主要包括南疆和北疆。除三大主產棉區外,京、津、甘肅、廣西、云南等地也有分散種植,但其產量合計占全國棉花總產不到1%。新疆的“特產”是長絨棉,也叫海島棉。近來,隨著我國棉花機械化采摘推廣,2019年新疆棉機收比例已經達到了42%,是一個較高的水平。有關新疆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材料二新疆地區略圖(4)簡析新疆棉花質量好、產量高的原因。
棉花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肅地區,國內主要使用新疆棉。以前新疆棉花有含糖的問題,現在隨著品種的改良,含糖的情況比較少。其中產棉量比較大的是湖南、湖北。
棉花1、關注中國政策變化和種植習慣帶來的中國產業的變化。2、關注主要低產國家的單產方面的變化。3、關注天氣因素對單個棉花年度單產的影響。4、種植面積方面,關注農產品的比價關系。全球庫存消費比相較前幾年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供給減少。中國的紡織業競爭能力下降得以體現。棉農的風險在于未來棉花價格的不確定性。減少影響,失去棉花資源;2、籽棉收購價和棉花價格波動的風險。和農民組成合作社模式,控制棉花資源。
棉花言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點:密植、高產,適應機械化采收啟示:新疆兵團棉花收獲機械化的發展過程,是農機與農藝相互結合的過程;棉花生產過程各個環節的機械化發展要相互協調。超過350萬畝,籽棉運輸大都是采用大型拖車直接運到棉花加工廠。棉包裝袋機國內機采棉清理加工工藝及配套設備介紹山東棉麻機械公司機采棉清理加工工藝1.
棉花藥劑處理和計量包裝等過程。一般酸與水的總量控制在毛棉籽重量的2%為宜。泡沫酸加工技術是用最少量的酸液滲透盡量多的棉絨。種子質量不受影響。嚴重影響種子的發芽率。吸籽的風速和提升機的提升速度對種子的破碎率影響大。降低種子的機械損傷率。溫度是保證棉籽活力的關鍵參數。水分超過l%的棉籽不能加工。但是會影響棉籽的生命力。這樣既可以保證棉籽質量也可以保證脫絨的速度。破碎率較高的種子影響其發芽率。
棉花圖表1:2020年中國棉花消費量、需求量、產量、進口量、出口量規模對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棉花采摘機市場規模超30億元,已達34.我國棉花產業供給端分析2020年,全國棉花進口量約223.2020年,全國棉花出口金額不到1億美元;出口量介于0.我國棉花產業分析總結從種植生產來看,2020年全國棉花產量591.完整報告:《唯恒農業:2021年中國棉花產業數據分析報告》-唯恒農業農小蜂
棉花Copyright 2020 ctc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郵箱1551191180@qq.com Sitemap.xml